找专家团
已解决
鸽子家飞不回来是怎么回事?
悬赏0积分
鸽子家飞时,有一羽4个月的鸽子在其它鸽子飞完后还会继续飞,一开始还能看到,最后就看不到了,不知道飞哪了。一直到傍晚才回来,有时晚上还不回来,第二天才回来。请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不是游棚吧?该喂的都喂了,应该不会缺东西打野。

2014-9-8 10:06:16
分享
上一问
下一问
去评论
最佳答案
级别:先知
投诉
有游棚的迹象,建议关养一段时间,等配对成功下蛋后再放出去,可避免丢鸽子。

在此祝您及家人中秋节快乐,幸福安康!!!
2014-9-8 12:48:21
6赞
回答列表
级别:先知
投诉

典型的游棚,两个选择一是配对后再家飞,二是淘汰,像这样早晚会丢的

2014-9-8 10:39:05
6赞
级别:新手
投诉

杀无赦。

2014-9-8 10:41:14
6赞
级别:鸽神
投诉

游棚鸽
幼鸽在离开家期间飞失,进入他人棚舍,称为“游棚鸽”。鸽子游棚是鸽友们都会遇到的烦心事。有时失去的鸽子正是觉得最有希望的赛鸽,甚至可能是优秀种鸽。
幼鸽的游棚
1.刚能飞的幼鸽
在幼鸽刚满月出棚时最易游失,尤其是一窝雏中那羽率先上天飞翔的幼鸽更易游失。它的体力比智力发育得更快,如果鸽主不注意,让其随大群鸽较长时间飞行,很可能被带远不归。避免的办法适时开家,在不能飞高之前,让它们自己走出棚,熟悉周围环境,也可到棚上的进出口旁熟悉环境,待能自己飞上棚顶时,对周围环境已完全熟悉,就不易迷失了。最好能将幼鸽单独设棚,单独放飞。
2.飞过一段时间的幼鸽
家飞过几天,或已家飞较长一段时间后,还可能游失一些幼鸽。显然此时已不是迷失,而是钻错了棚,这必有其原因。A.源自遗传。有些幼鸽就是爱钻别人棚,但长成之后往往是赛场上的骁将。如西翁系就有这一特点。笔者养的一路优秀血统也有这一特点,它们曾为笔者及其他饲养它们的主人争得无数荣誉,但这两年出的幼鸽几乎游失得净光。而有的鸽种在同样饲养条件下,不游失一羽。B.极端善飞的幼鸽也易游失。它们往往离开自家鸽群远走,与其他鸽长时间飞行。C.体弱有病的幼鸽。这类鸽游棚往往占游棚鸽的较大比例,特别是鸽主不注意强迫它们家飞时,更是如此。
应付的办法:加强管理,了解自己鸽种的特点,对于有游棚遗传特点的,适时开家后,再适时圈养几日,或剪、绑两叁根大条,使其不能远龟,圈圈放放。对特别善飞的,也可用上述方法。对体弱有病的要及时发现,淘汰或有效治疗,避免强迫家飞。平时注意观察,对那些家飞迟归的要特别注意。家飞迟归是游棚的先兆,不是体弱有病就是感觉白棚不安定。对于前者圈几天治病或淘汰,后者要圈小笼,拿到离棚较远处放置一天,放归,回棚后吃喝,让它感到还是自家棚最安定,最舒适,增加恋巢欲。
性成熟的雌鸽游棚
春天出幼鸽到当年秋季,性腺成熟,羽毛换新,体力旺盛,春情萌动,又是放飞比赛季节,主人经常动手抓它外出放飞,使它感到不安,如果此时的雌鸽尚无配偶,极易游失,而这时游失的鸽中很大比例是优秀种赛鸽,甚至可能是已经获高位名次的获奖鸽。春季也是发情无配偶雌鸽游棚的高发期。
应付办法:注意观察,若有家飞迟归现象,圈一些日子,最好及时配对。
种鸽游棚
通常情况下,正常家飞的种鸽是不会游棚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发生游棚 1.喂雏期此时种鸽需要较多的食物、微量元素等,若鸽丰照料不周,种鸽很可能出去打野或钻至别人棚中寻食而被扣、被抓。尤其是散养更甚。 2.下蛋前 雌鸽欲下蛋,但无巢或主人没发现强迫家飞,此时也很可能钻别人棚。 3.失偶后 情绪低落,思念配偶,若照顾不周也易飞失。
应付办法:喂雏期提供充足食水、微量元素等,加强管理,注意观察避免下蛋前、失偶后强迫家飞,及时提供巢位,重新再配对或圈养。
其他可能的游棚
1,傍晚家飞,有些鸽主实行“二黑”训练,即天将亮时家飞,傍晚快天黑时强迫家飞,他们的鸽子养成天黑能家飞、归巢的习惯。如果没有实行如此训练的鸽主,在傍晚时将鸽子放出,若与实行“二黑”训练的鸽群混在一起,幼鸽甚至青年鸽很可能由于天黑而被带入习惯于天黑家飞的鸽群的棚而被扣。
应付办法:下午家训时不要太晚或也实行“二黑”训练。
2.被人借去还回后的种鸽 朋友借去你棚中活条种鸽,在朋友鸽棚中配对、做窝、育雏,必定已适应了新棚的生活,一旦拿回,它们的老巢往往已被其他鸽所占,配偶另配它鸽,它们即没有立足之处,且受占其巢位鸽的追咬,也没有了配偶,老巢已成为它的不安之处,此时很可能飞失或飞回借鸽朋友棚中。
应付办法:关养数日,直至重新配上对、占上巢。最好的办法是不借,哪怕送小鸽都可。
3.失而复得之鸽 游棚后又飞回,训放不归后又归来等失而复得的鸽子,往往在新家生活过一段时间,重新回到自家,很可能没了巢位、配偶,鸽主若不圈养数日,而与其他赛鸽一起强迫家飞,极可能又回新家。
应付办法:同上。对于放飞途中钻入别人棚中,后又飞回自家的赛鸽,有两种极端的可能。A,接受钻别人棚回不了家的教训,再放飞时绝不再进别人棚,成为赛场上的佼佼者。B.已经较为熟悉新棚的生活,再放飞时又回到新棚。
4.已开棚养住的引进种鸽
在别人棚中开过家的引入种鸽,在自己棚配对、育雏,且又开家养住,往往在又要下蛋前的追蛋期,巢里有雏鸽讨食,不安宁,极需再建巢房,鸽丰若不及时提供,此时很可能想起老巢而飞归原棚或飞失。
应付方法:及时提供新巢房。
5.雨后天晴幼鸽易失
雨后天晴,鸽子喜飞,飞得高、远,时间也长,与其他鸽群相会合,幼鸽易飞失。
3备注编辑
[1] 会游棚的鸽子不代表不好,很多客观的条件不可忽略.善待游棚鸽.我们一定要多给它们机会,不要轻易弃之.很多幼鸽时期的游棚鸽,如果加以培养是很有可能给主人带来难以想象的辉煌的,如果遇到自己家里的某只幼鸽游棚或经常飞失,不要盲目的去淘汰,先要根据其自身条件进行分析,看其父母是那只,属于什么血统,血统基本特征是什么,如其本身血统或平辈及父母鸽都曾出现游棚现象,此为遗传基因,切勿轻易淘汰。

2014-9-8 10:43:25
6赞
评论列表
我来评论
问题已解决!您可以发表评论,或对答案纠错
积分提问
现金提问
精彩问答
传染性疾病水便怎么治问、大师
做一次毛滴虫预防,酵母类或妈咪爱拌粮食,每羽可以加四分之一土霉素片,连续两三天。
快乐驿站鸽舍
1人回答
问问大师消化不良
图片上的粪便来说它有球虫问题,清理球虫然后再护理肠道就可以。
山西大鹏
4人回答
6月还能出幼鸽吗?
按照大自然的规律,一般的鸟类育雏的季节是春天农历的3-4月份,6月份天气比较热,种鸽由于天气热大量的饮水喷小鸽子多半是喂过水饱,雏鸽缺乏营养容易渡僵,所出幼鸽体质也不是很强壮。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夏天所生幼鸽毛稀,大条更换跟不上春季所出的幼鸽,到10月份打秋赛的时候多半更换到8-9根主羽,比赛飞起来容易受伤,分速上不去,还容易丢。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镇南啊龙
5人回答
鸽子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
呼吸道有问题,如果鸽症状较轻,精神较好,育雏期最好不要用药,保持鸽舍环境卫生,特别是春天,要及时清理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如果症状较重,隔离病鸽,喂点利君沙、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都可以的。
wxy1307
4人回答
不怎么懂 请各位高手帮忙解答一下谢谢
种鸽一年内自然生产可以出五六窝左右,建议,一对种鸽最好配一定数量的保姆鸽,多数交给保姆鸽孵,种鸽还是需要更多时间休息和调理。个人是种鸽第一窝让保姆,孵10-15天假蛋,第二窝孵一个保姆孵一个,15天左右交给保姆,第三窝交给保姆种鸽分棚或重新配对。换羽结束在出两窝,第一窝孵一个,15天左右交给保姆,再次下蛋交保姆,种鸽分棚休息来年在配对。。
快乐驿站鸽舍
7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