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专家团
已解决
家飞,游棚,请教如何防止!
悬赏5积分
我在朋友那引进了几羽好品种,好血统、幼鸽,入棚后家飞很好,短距离训放过三次,而在棚内有一属于它位子,不知为什么一只一只的丢<不归>,最后一只都没了,怪可惜,非常心痈!本棚出的一样大小仂幼鸽,一起出进相反没事,请问如何背免?防止!

2007-9-4 15:33:01
分享
上一问
下一问
去评论
最佳答案
级别:大师
投诉
游棚,是令广大鸽友非常头痛的一件事,且经常发生。第一类多数是在“上房”、“起盘”后不久初飞的幼鸽。第二类多数是在“冒子”即“动条”3-4根的青年鸽。 第一类游棚鸽,一般游而不归者居多。据观察,这类游棚大多在4-6月、9-11月,天气晴,敞棚易出现。游棚的幼鸽多数为发育快、体壮,且没有定向或定向不稳。幼鸽初上蓝天,对自身体力和飞行距离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准备”,它们有时合着“放路”赶着回“家”的小鸽群,一起高翔,偏离“熟悉”的轨道。当感觉大事不妙已为时晚矣,只好歇息高处,一旦饥饿难忍,就随波逐流跟着就近的鸽群进入它“家”成为“游子”。经常听到鸽友说:好的幼鸽,好“游棚”,造成这种原因是放、训不当。为减少幼鸽的丢失,开家时应选择天气好,时间晚,傍晚为最佳。关养定时放飞的饲养者,先放成鸽,待其飞行一定时间后,感觉快要降棚时,再放幼鸽,不要驱赶,让其自由飞翔。
第二类游棚鸽一般表现为:定向飞行后一至两个月一切正常,能按时进、出笼,且无异样。但往往饲养者不仔细观察,有的青年鸽回笼较晚,在笼内经常被成鸽啄打,歇息处得不到保证(无固定的停歇处),得不到正常的用食量,经常被饲养者抓握等等,这些都是游棚的先兆。本人做过试验,每晚都进笼,抓同一羽鸽子,连续几天这样重复,此鸽夜宿高处不进笼,白天却仍然进笼吃食,当抓在手中时,反应机敏,神情紧张。我有个朋友,他的鸽笼比较小,只能饲养30多只鸽子。但为了增强“实力”,他经常引进种鸽,造成棚内“爆满”。原有鸽子的“势力范围”经常重新划分,等到比赛的时候,他把“爱将”一个个送上征途,结果放得“一塌糊涂”。放过千公里的鸽子复放500公里成了“游子”,一羽半岁多的鸽子,训放到300公里,发挥都很正常,他对它还报了很大的希望,但几天后既然“离家出走”,从此也没回来了。此事提醒信鸽饲养者,应结合自己的饲养条件,合理选择饲养量,给每羽鸽子有个安乐窝,以减少“游棚”造成的损失。受惊吓是游棚的又一个原因。有经验的鸽友,进鸽舍时常穿固定颜色的衣服,比如白大褂。其目的,一是干净二是让信鸽有稳定的安全感。随着季节的变化,有的人常忽视了这个细节,有时穿着偏重红色的衣服进鸽舍或拿着黑色、红色的塑料袋进鸽舍做清洁,遇风吹起,鸽子不知是何物,造成满棚鸽子惊慌乱窜。成鸽有一定的适应性,惊慌之后会进笼;有的幼鸽就会因此感到不安全,乱飞乱歇,成为“游子”;有的成鸽也因此落慌而逃。受惊吓还有以下几种情况:人为的驱赶、剧烈异响、鼠患或黄鼠狼等。可见信鸽一旦认定最安全的歇息地发生不安全的事,它就会去重新选择“最安全”的歇息地。现在,有的养鸽大户采用分棚饲养,将成年鸽、幼鸽、种鸽分棚养,并在放飞的时间上作一定的安排,以减少失鸽,有条件的鸽友可借鉴。有的鸽友说:什么品系的鸽子好游棚,什么品系的鸽子不游棚。有的人因怕丢失所引进的品种,索性从小关养,长此以往,导致品种优势的退化。只有分析了原因,找出了规律,才能尽快出成绩。
游棚是广大鸽友认识和实践常常进入的一个误区,这就要提醒广大鸽友,要努力为信鸽它们在“脑子”定位自己家的概念创造条件,真正使它们觉得这个“家”有食吃、有水喝、有伴侣、不被侵害且最有安全感。 

2007-9-4 15:42:14
6赞
回答列表
级别:新手
投诉

信鸽“游棚”现象,大多数出现在刚刚出棚或家飞不久的幼鸽身上,也会发生在进入性膨陇状态下或急于求偶的幼鸽群体内,其中雌鸽的游棚概率要明显高于雄鸽。在幼鸽“游优’现象的背后,确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诸个方面的相关因素:
-。幼鸽游棚与一个品系或血统的遗传因素有关。在某一信鸽血统中“游棚”本身就是其基本的性状和属性,这种属性或直接或间接(隔代)地通过遗传基因密码传递给后代。
二。幼鸽游棚与种鸽重新配对后的基因重组因素有关。譬如,A雄配B雌所作出的幼鸽从未出现过游棚现象,而A雄配C雌作出的后代即出现游棚,或者出现同性单边游棚,异性则不游棚的特殊现象,等等。
三。幼鸽游拥是某一信鸽种类的固有特性有关。在以往国内鸽界就有“赛场”等血统
鸽爱游棚的经验之说。
四。幼鸽游棚与鸽舍内部条件因素有关。在一个鸽多舍小的环境中,新生鸽会不时地受到成鸽的袭扰,找不到一块属于自己的栖身之地,加上喧嚷中缺食少水,此类被动的游棚现象的发生在所难免。
五、幼鸽游棚与鸽会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关。常有刚刚出棚的幼鸽,还未来得及熟悉周边的环境,就受到了突如其来的惊吓而飞离不归,也当属意外被动中的游棚现象。
幼鸽“游棚”现象是有其一定的时间性和特有的规律性的。所谓时间性,一般是指幼鸽在开始脱换第一二根主条时,是一些品类的幼鸽发生游棚的危险期,此时的这类幼鸽在早上未出棚前通常表现出焦躁,有上下窜动不安或挤碰活络门的现象;同时回舍的时间一般比其它鸽子要晚,还会在外这夜不归。发现这类幼鸽要果断地暂时限制其自由,将它们关上两至三周的时间,只有遵循其规律性;此时的它游棚的习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幼鸽的游棚有其偶然和不可预测性,大多都发生在新引进或新配对的种鸽身上,对新来鸽与新配对鸽,由于缺乏理性认识,幼鸽的游棚有时就不得不付出时间和实践的优价。由于复杂的遗传因素出现在配对后又暴露在幼鸽身上的并非偶然的反复游棚现象,那就要果断地考虑拆对了。条件不济的小鸽棚,应严格控制养鸽的数量、以避免幼鸽的被动游棚现象的发生。对于羽丰待飞的幼鸽,起初出棚的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和空腹的状态中进行业应尽可能地避开双休日,这样做能有效地降低幼鸽的飞失率。另外,在幼鸽最初的家飞阶段,应首先让成鸽出棚起飞,再放行幼鸽,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成鸽晨飞远游将幼鸽带走后;幼鸽出现体力不足支而意外丢失现象。对于情窦初开或进入求偶期的幼鸽和已配对而没有占据巢窝的鸽子;应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防止求偶鸽的突然离去或寻巢鸽的成双成对的游棚。

2007-9-4 15:36:42
6赞
级别:先知
投诉

幼鸽家飞1-3条的时候鸽手应该注意,这个时期的幼鸽野性大发浑容易造成游棚!这个时期幼鸽一般关几天收收性就过去了。

2007-9-4 15:40:09
6赞
级别:鸽神
投诉

你说明不详系,如果是幼鸽2-3条时是正常的你可以在一条时再其将军条上对称绑一铁丝但是不能刮它,就不容易丢
还有你的鸽子可能站房过晚,16天时让它隔一天站房一天就不容易丢

2007-9-4 15:40:35
6赞
级别:鸽神
投诉

建议你这要的鸽子适当要关一关.

2007-9-4 15:55:54
6赞
级别:学者
投诉

可能是种的问题,早上不要家飞下午天要黑了再家飞,多熟悉熟悉鸽棚周围。认认家

2007-9-4 16:53:18
6赞
评论列表
我来评论
问题已解决!您可以发表评论,或对答案纠错
积分提问
现金提问
精彩问答
鸽子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
呼吸道有问题,如果鸽症状较轻,精神较好,育雏期最好不要用药,保持鸽舍环境卫生,特别是春天,要及时清理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如果症状较重,隔离病鸽,喂点利君沙、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都可以的。
wxy1307
4人回答
不怎么懂 请各位高手帮忙解答一下谢谢
种鸽一年内自然生产可以出五六窝左右,建议,一对种鸽最好配一定数量的保姆鸽,多数交给保姆鸽孵,种鸽还是需要更多时间休息和调理。个人是种鸽第一窝让保姆,孵10-15天假蛋,第二窝孵一个保姆孵一个,15天左右交给保姆,第三窝交给保姆种鸽分棚或重新配对。换羽结束在出两窝,第一窝孵一个,15天左右交给保姆,再次下蛋交保姆,种鸽分棚休息来年在配对。。
快乐驿站鸽舍
7人回答
家中常用药
肠道类、驱虫类、病毒类和保健类等。个人用药习惯不同,本人喜欢人药,驱虫类有甲硝唑片治疗毛滴虫,左旋咪唑片清理蛔虫,利君沙片清理呼吸道,土霉素片、酵母片搭配治疗肠道,妈咪爱兑水饮用或拌粮食也是肠道好药。
快乐驿站鸽舍
8人回答
嗉囊炎治疗
嗉囊炎不需用什么药治疗,主要是消化系统功能出问题,断食断水两天比用什么效果都好,呼吸道发现有粘液用利君沙清理一下就解决问题。
lxj456
8人回答
怎么样好?
鸽子上天飞的东西,最好是有个鸽棚关养,如果笼养也要尽量选择大点的笼子。这个笼子空间本来就小,种鸽活动场地不足,不需要放架子,放架子明显会影响鸽子交配,会下无精蛋。种鸽不错,好好养,祝你好运!
wxy1307
8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