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专家团
已解决
小鸽子怎么家练,开家了两天了。回来了4只,有两没回来。
悬赏0积分
谢谢

2008-5-4 19:07:22
分享
上一问
下一问
去评论
最佳答案
级别:鸽神
投诉
1、幼鸽开家很简单,在幼鸽二十五天鸽龄以后,每天把鸽子放在降落台上几次,让其熟悉周围环境和学会钻活络门,要有专人看护,防止成鸽欺辱以及幼鸽练翅坠落丢失,阳台棚尤其要注意。 

2、刚刚开家2周的幼鸽不要早上不要放幼鸽,因为早起鸽子爱飞,天空飞翔的鸽群多,造成飞失。当成鸽降落后,把幼鸽放出,注意不要惊吓幼鸽,愿意飞就飞,不要强迫。当家飞半个月后,早起就可以随鸽群一起飞翔。有条件可以把幼鸽单独饲养,如无条件,只要保证有安静的环境、充足的食水、足够的栖架、不受成鸽欺辱,就可以少丢鸽,甚至不丢鸽。

下面这段文章供你参考,摘自中信网。
《浅谈幼鸽开家—平安度过迷飞的危险期》
作者:郑云涛

——为什么愈珍贵的幼鸽愈容易迷飞?本文作者提出自己的观察与归纳,认为是鸽友担心迷飞而延迟出棚,结果反而错过开家的好时机。
  每一羽幼鸽都寄托了鸽友无限的期待与希望。从出壳嗷嗷待哺到长大后披挂出征,是一个要时时刻刻面临疾病、迷飞、动物和人类伤害等危险的漫长过程,其中如何度过“开家”这个容易迷飞的危险阶段,是我们最为关心的,笔者就此不揣浅陋地谈一点体会,同《科学养鸽》的读者交流,权当引玉之砖。
把握开家的最佳时机
  有二三年“鸽龄”的鸽友可能会有一个体会:我们棚里最为重视的配对所出的幼鸽或高价引入的幼鸽,开家迷飞的概率最大。笔者初养鸽时也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困惑,后来慢慢地发现,因为我们极为重视,恐其丢失,故而有意将其在棚舍中多关一段时间,事实上正是因此而错过了开家的最佳时机。相对日龄较大,由于不熟悉棚外的环境,飞行羽毛已较丰满,稍微受一点惊吓就容易飞失。
  据海外很多资料显示:幼鸽一般在23、24日龄断乳转移到幼鸽棚。而我们现在由于受居住条件所限,很大一部分还是混棚饲养,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幼鸽23、24日龄左右,选择能见度高的天气,最好是中午阳光充足的时候,将幼鸽拿到棚外,阳台棚可以用一透明的笼具将鸽悬挂于舍外,此时由于幼鸽羽条仍很柔弱,不能飞行,但在跌跌撞撞的蹒跚步履中,便将棚舍周围的地形、地貌加以熟悉,并锁定在脑海中,这样坚持大概一周的时间(幼鸽已满30日龄),幼鸽已能做间歇式的短距离飞行,这个时期,最好选择傍晚能见度较低的时间将幼鸽放出棚外,能见度低,所以幼鸽不敢轻易飞到离栏较远的地方,以预防天黑后因恐惧而误入它棚。另一方面耳染目睹成年鸽完成家飞迅速入栏的情景,起潜移默化之教,不致养成舍外长时间逗留的恶习。当今中短程比赛已是毫秒之争,唯有这样才可以为将来的比赛快速入栏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坚持7~10天时间,就可以随成年鸽一同进行家飞训练了。
——平稳度过第二个危险期
  已经顺利开家且经过一段时间正常家飞的幼鸽仍有个别迷失(俗称游棚)的现象。据笔者观察、记录和统计,这种现象一般容易发生在2个月龄到2个半月龄之间,一般这时正更换第一二条主羽,我们称之为第二个危险期。一些颇有掌故的鸽友讲这种现象跟某种血统的固有特性有关,并非坏事,只要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返回的,说明智商更高,只不过天生性野罢了,这种鸽子成年后更能胜任较远的距程。而欧洲的一些鸽友则认为这种现象是智力低下的表现,非烹之不可。依笔者的看法,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过去我们喜欢鸽子在短距离上“脱班”,甚至在外过夜,这是远程可归的好兆头。而欧洲鸽友则要求当日归,如果几次都不快便格杀勿论,连中短程的名称也叫做“当日赛”呢!客观地讲,只能说明过去我们以比速度为掩盖(包装),实际是比距离的超远程赛事,同真正以速度为主所比的中、短程赛事完全是两个系统,两种思维模式,实在不好妄断孰是孰非,但有一点可以断定,世事如棋局局新,接受新知是为俊杰。
  游棚这种现象会带来疾病传播、短时间营养缺乏作息失控等一系列的不利,我们要尽量地避免或控制。其实方法十分简单:足2个月龄改每日早晚二次家飞为晚上一次,足3个月龄恢复一日二飞,有效得很。
良好的棚内环境是幼鸽成功开家的有利保证
  棚内环境的好坏也相当程度上决定幼鸽能否顺利开家,我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饲养密度,当然目前我们的很多鸽棚都是从鸽主自身有限的起居空间挤出来的,不可能像欧洲那样家家都有“足球场”,但条件再低也应该保证每羽幼鸽都有自己的巢箱或栖架,如果站在地板上也要尽量不受成年鸽的追赶撕打,能保证安心地进食、饮水、休息。总之一句话,要有“家”的感觉,只有这样才增加幼鸽对巢的依恋,不至于进入它棚还乐不思蜀。
  其次是棚舍的卫生状况,棚舍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鸽子,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幼鸽的健康。而某些疾病也是造成幼鸽迷飞的罪魁祸首,不消说是幼鸽,就是很多优秀的选手也会因疾病迷飞在极短的距程上,只不过很多疾病尚处于潜伏期,我们不曾觉得,一旦上笼(应激、紧迫)便发作了。
  笔行此处笔者才发现:本文主旨原是探讨幼鸽“开家”这样一件浩瀚鸽学里不值一提的小事,竟然也扯到了参赛与疾病上来,这真的说明赛鸽运动是需要我辈博收、贯通、演绎,才能作好的一篇大文章。
2008-5-4 19:27:14
6赞
回答列表
级别:学徒
投诉

没事,会都回来的。

2008-5-4 19:08:53
6赞
级别:新手
投诉

最好傍晚家飞

2008-5-4 19:26:32
6赞
级别:大师
投诉

开家两天还不能保证开家成功,此时不要惊吓和轰赶幼鸽,等幼鸽自己愿意飞了,才说明开家成功了,但愿那两只幼鸽明天能回来。

2008-5-4 19:29:05
6赞
级别:新手
投诉

“幼鸽开家”。俗称“教乖”。信鸽训练项目之一。幼鸽初次开棚放飞训练。是幼鸽开始飞翔的第一步。目的是使幼鸽出棚熟悉自己棚舍标记及四周环境,克服游棚现象。一般在幼鸽一月龄时进行。先教其学会自己进入活络门;接着让幼鸽在望台上呆几天,使其对外界的天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在傍晚的时候,趁老鸽正在棚顶上停歇,抓紧时机把幼鸽放出,让它随老鸽在棚顶上走动,熟悉棚舍标记与四周环境。这样接连进行2—3次后,就提前1小时放出幼鸽,使其随老鸽绕着棚舍飞行。经过数次训练后,幼鸽基本上不至于游棚了。幼鸽开家时切忌惊吓起飞;注意四周有无野猫存在;附近邻里鸽舍群鸽放飞时,汪要放出幼鸽,以免被外界鸽群鸽带走到他人棚舍,喜庆节日爆竹声声,也不宜开家。最重要的是要给幼鸽创造良好合适的环境,喂饱喝足,棚里为其设置栖木,以增强幼鸽的恋巢性。否则它认为这里没有“家”,飞出去就不想回来了。

2008-5-4 19:40:06
6赞
级别:学者
投诉

傍晚家飞好

2008-5-4 19:41:46
6赞
级别:新手
投诉

哈哈!幼鸽开家是很头痛的事.如果你家方园50米内没鸽棚.开家相时要放便点.幼鸽最好在40天左右开始开家.首先要下午5点后应让成鸽先出棚等30分種一40分種后打开们让幼鸽自己走出来[最好鸽棚与地面开个50X30的门].幾天内千萬别惊到他们.等幼鸽会跟成鸽一起飞的时候.最好关幾天放一次.等幼鸽换第三支条吋一般就没什么问题了.祝你开家顺心!
如果方园5公里没人养鴿那就白天晚上开棚放也没事.哈哈!

2008-5-4 19:53:30
6赞
级别:新手
投诉

开家有那么难么?顺其自然好一些,我现在开家的鸽子一只没有丢,只有一只撞伤了,第二天回来了。

2008-5-4 20:35:50
6赞
级别:学徒
投诉

没出意外的话,会回来的

2008-5-5 1:12:46
6赞
级别:鸽神
投诉

关于幼鸽开家。
    首先,先让幼鸽都有自己的窝(或牺架);其次,让幼鸽熟悉鸽棚周围的环境(可放在望笼);第三,这样1个星期以上(时间最好稍长一些,为保险起见);第四,逐渐给幼鸽开加,注意避开其它鸽群(或你的家飞鸽群),不要让幼鸽受惊,而是让幼鸽自己起飞。这样逐渐就可以使幼鸽认家而不乱飞或游棚。

2008-5-5 9:24:38
6赞
级别:大师
投诉

顺其自然,不要惊吓。

2008-5-5 10:03:16
6赞
级别:新手
投诉

最好早上放出来,但要看附近有没大的鸽群,有就稍等一下!早上出来就算受惊吓跑了,它也会有一天时间找家回来!但傍晚放的话惊到的小鸽飞了,天一黑很容易误进别人的棚,我棚里就进过很多还没换条的小鸽,都是天要黑前飞来的!

2008-5-5 10:18:49
6赞
级别:新手
投诉

耐心

2008-5-5 11:01:39
6赞
评论列表
我来评论
问题已解决!您可以发表评论,或对答案纠错
积分提问
现金提问
精彩问答
公鸽不够旺怎么办?
21年的公鸽子应该正当年,不是非常的旺有点不正常,配过3只雌鸽了,每次都是只有一个蛋受精说明雄鸽身体壮况有问候,雄性激素差,喂一段时间雄宝试试。
lxj456
4人回答
幼鸽训练多大开始
1、幼鸽年龄3个月时,可以进行归巢训练,飞行距离由1-2公里开始,逐渐渐增加到20-30公里,多次同路线巩固训放后,训放的方向再由单一到多方向。
2、刚开始训放时,多只同时放飞,便于它们互相帮助,共同寻找鸽舍,此后可两羽、单羽放飞训放。
3、30-50公里训放几次后,可直接放100公里,几次100公里后,可训放200公里。
4、通过训练可以提高信鸽的记忆力、识别方向、归巢能力,淘汰掉劣质鸽子。
wxy1307
4人回答
传染性疾病水便怎么治问、大师
做一次毛滴虫预防,酵母类或妈咪爱拌粮食,每羽可以加四分之一土霉素片,连续两三天。
快乐驿站鸽舍
1人回答
问问大师消化不良
图片上的粪便来说它有球虫问题,清理球虫然后再护理肠道就可以。
山西大鹏
4人回答
6月还能出幼鸽吗?
按照大自然的规律,一般的鸟类育雏的季节是春天农历的3-4月份,6月份天气比较热,种鸽由于天气热大量的饮水喷小鸽子多半是喂过水饱,雏鸽缺乏营养容易渡僵,所出幼鸽体质也不是很强壮。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夏天所生幼鸽毛稀,大条更换跟不上春季所出的幼鸽,到10月份打秋赛的时候多半更换到8-9根主羽,比赛飞起来容易受伤,分速上不去,还容易丢。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镇南啊龙
5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