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专家团
解决中
眼志是什么 怎么分赛鸽志 种鸽志
悬赏0积分
看书多了都说眼志是门学问 可怎么分呢 有图能让俺看下吗

问题尚未结束,请在满意答案下方点击"采纳为答案"!
2008-5-23 17:39:12
分享
上一问
下一问
去评论
去回答
回答列表
级别:学徒
投诉

眼志,早期是指鸽眼瞳孔前下方的阴影部分,所谓“立眼志”,“卧眼志”,就是依该阴影部分生长位置的偏上或偏下而定名的。早期眼志学说的导入,为研究鸽眼的人们提供了一把入门的钥匙,引导人们鸽眼研究正确的观察方法。随着信鸽赛制的改变和竟翔水平日益提高,早期的眼志学说已成为落日黄花,早期的眼志分类方法——主要以颜色和形状来分类的方法,也暴露出它的繁琐、片面。臆断等缺陷,在选种育鸽实践中不切实用。这种建立在肉眼观察基础上的学说,缺乏科学依据成为致命的缺陷。

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已经可以破解眼志之谜。利用医学生理组织切片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技术,已经可以分辨眼志的生理组织细胞结构(仲华信鸽》第十三期P14)。在电子显微镜放大2000倍的图像上。所谓眼志,实际是鸽眼虹膜前缘的色素细胞层所构成,是红膜(底板)组织的延伸,只是由于绝大部分鸽眼的内虹彩(底砂)没能将底板全遮掩。因此,绝大部分鸽眼暴露出底板内沿的一圈,形成异于底板或底破色调的环带,由此才产生出神秘的眼志部分。在电子显微镜图像上还可以看到,眼志的生理功能,是与眼环括约肌共同作用以调节水晶体透光孔径的大小,使其适应光照强弱的变化,达到视觉调整效果。

在不同的鸽眼的断面组织切片图像上,我们还能看到,黄眼和砂眼的虹彩细胞组织形态都是相同的。外虹彩(面砂)都是由红膜乳头状血管组织和色素细胞共同组成。内虹彩(底砂川提由乳头状血管底层及散在性的色素细胞所共同组成。外虹彩、内虹彩共同生长在由色素细胞层所组成的虹膜即“底板”上。黄眼与砂眼的区别,主要是由沉着在内虹彩中色素细胞的颜色所决定的。由于色素细胞吸收折射及透过可见光波长的不同,才能产生出黄眼。砂眼。黑眼及其它中间过渡色调的各种各样的眼色。在不同服邑,不同眼志的鸽眼中,所不同的,只是虹彩的浓度和色素细胞的颜色及其密度不同,只有在浓稠的虹彩中,才会沉着浓厚的色素细胞层,才会形成厚实的底板,其下面的平滑肌组织才会强健发达,这几种现象又是同时产生的。因此,鸽眼只有发达与不发达。适应与不适应的区别,丰满的虹彩,密厚的底板,有利于眼部长期工作时洪能充足及维持肌徽运动;浓密的色素细胞层及其吸收。折射。透过光波的综合效应,直接作用于鸽眼感光视觉系统,产生视感的适应与不适应,从而直接影响赛鸽的导航归巢性能。

由于眼志是底板的暴露环带,底板又是虹彩的生长基础,因此鸽眼是各部分组织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就眼志与底板的关系而言,底板厚实,则眼志厚实;底板薄弱,则眼志薄弱。底板的厚薄又由生长之上的底砂决定,底砂层厚密,则眼志圈发达,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如果厚实的底砂生满底板,则会向内扩延没盖眼志。因此,眼志上的砂粒,块结,无论是白色。黄色,还是黑色,都是底砂生长在眼志上的现象。在有些底砂很发达的鸽眼中,可以看到瞳孔后上角眼志区完全被底砂混合遮盖,其混合或遮盖的面积越大,则眼志也越厚实,越光亮,越发达。有些混合遮盖直至瞳孔的前区;仅露出瞳孔下角区少许眼志的印迹,这是鸽眼特别进化发达的好现象,是赛鸽中的上品。有行家称之:得此上品,十年无忧。

按照以上眼志构成机理,则可以把眼志分为三种类型,或称之为三种典型服志,其它类型则为中间过渡型或者称之为典型眼志的杂交产物。

一、平面型全黄眼志
以晶体状颗粒底砂为特征。眼志上的晶体颗粒与底破颗粒同质,只是眼志环面上的颗粒细密更板结一些。眼志面与底破面共处一平面上,有时眼志面显得高出一些,犹如一围凸起的黄圈紧紧围扣瞳孔,黄带宽阔,金灿无比,肉眼看去显得“露大底”。底砂高度会聚在瞳孔周围,而越远离瞳孔,底砂晶体的散布越稀疏,晶体颗粒也越粗大,至最外缘镶落在露底的黑绒底板上,显示出强劲的“外封砂”。面砂浓重深红,高度堆积在眼外缘,向内渐薄,又有向内聚拢的张力。由于底面砂色彩不同对比度高反差大,形成典型“双管眼”结构。加之层次分明及折射光线的色散效果,使得眼面油彩浓溢,目光绚丽,具有迷人的魅力。依笔者说见,这不仅是黄眼中的上品,而且也是黄眼中的正品,因为相似结构的砂眼,总是不如这种黄眼动人心魄。

二、下沉型全白眼志
以细颗粒或粉绒状底砂为特征。眼志上布满的白色粉绒因密度高而结快增厚,使得眼志圈肥厚宽阔。有些产生结块之间的裂痕而显出纹理,俗称“速度线”。“距离线”即是。这种眼志的平面比底砂面略低一些,因而很容易观察到比较规整的环带,并同时显现出虹彩内线与眼志交接界面的“硬边”。如果眼志环带比较厚实,则更表现出眼志的力量,使得围扣其中的瞳孔更为深遵聚种,目光炯炯。这种眼志一般配合浓厚的底砂共存,底板被严实遮盖不显黑色,面砂管道由于被厚密的底砂粘附包裹,而使面砂管道看似发粗、发毛、发白、发亮,特别在眼内线区域更是这样。有些眼外缘的面砂管道也被底砂包埋,使面砂管道的红色隐去,看似满眼发白,形成混合色调的“单管眼”。依笔者所见,这是砂眼中的上品,若因杂交而变成黄眼,则也是满面厚重的单管服。这种鸽眼是耐翔型眼妙的代表,在我国超远程赛事发达地区,这种鸽限占有一定的数量和地位。

三、深陷型的黑眼志
黑眼志由于颜色深暗的缘故,眼志表面上的精细结构不如有色眼志那样便于观察,但用放大镜仔细分辨,表面上还是生有黑色的细绒或者较细的粉末颗粒。如果眼志面上生长有色的点粒或块结,则是杂交的产物,这时就便于观察一些;如果有色点粒或块结占据眼志后半部分,则成为“半眼志”又称“放飞眼有’。总之,黑眼志的杂交变形而生物最多,我国赛鸽中的绝大部分都带有黑眼志的烙印。

黑眼志是黑色底板的延伸,生长之上的底砂是一层稠密的黑绒。由于人工杂交选择的缘故,纯净的黑底砂现在难以见到,原本黑色的底板已被黄色或白色的底砂层占据、掩盖,因此现代赛鸽的底砂层有增厚变亮的趋势。在底砂层向内扩延生长尚未遮盖眼志圈的情况下,底砂内边缘延伸不齐形成的残缺,使得暴露出来的黑眼志成为缺齿破口,或变成不规则椭圆偏形,这时我们看见的黑眼志就显得深沉下陷,生动有趣,瞳孔部位的黑色区域就像个无底洞一样深沉。依笔者见识,可能是因为黑眼志对可见光的吸收量最大的缘故,因此对天气日照变化的适应性要更强一些,故而表现出这类鸽限的耐阴天飞行性能。很多行家都把这类鸽眼做为远程竞翔的基础种鸽眼,在超远程竟翔优胜鸽的眼谱图中,很多鸽眼中都生有深陷的黑眼志,同时在砂面中还伴有黑色的点丛、线条、斑块出现,渗透出神秘的黑气,其实质就是因为有黑砂成份参与其中。

以上三种代表性的典型眼志,毫无疑问是由品种遗传及人们的定向选择而造就的产物。而在赛鸽中占有绝大多数的中间过渡型或来交型服志,则是尚不定型的产物。比较而言,由于上述三种典型服志特征明显,育种遗传性状稳定,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样的眼志,它的种系纯度或者有种价值比较高些,因为它的眼志特征比较强化,在后代中总会保持住一些它的特性。因此眼志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为有种选苗提供一个参考模式。我们可以利用眼志模式去追溯赛鸽的血统,分析杂交的变化及其程度,杂交变异的稳定性及其新产生的特点等等,由此去参考对照后代赛鸽在竞期中的表现。例如后代赛鸽某一个体在眼志上与上代种鸽相符,或者是上代双亲的眼志的融合变体,我们就可以让它在放飞中去验证,检验其是否达到了上代种鸽的竟翔水平,或者是否为上代双亲竞翔水平的中间产物,或者是否为上代双亲杂交的突变物而有所超越。这时眼志模式就为家系赛鸽的繁植育种,提供了选择的依据。当然,育种选择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强化竞翔性能而不是某些外在的生理特征,最终是要在放飞实践中去检验。但在有种实践中,往往赛鸽的某些外部生理特征又与竞翔性能相关税,当人们培育的家系赛鸽,如果其意翔性能与眼志表现产生因果联系时,掌握在鸽主手中的,无疑是一把金钥匙。

2008-5-23 17:57:19
6赞
级别:鸽神
投诉

单就鸽子眼志而言,不考虑其他因素,种鸽眼志的选择如下:
    眼线扣亦称“内线口”、“品性圈”、“相关圈”或“线口”。眼球的组成部分。位于瞳孔外延和眼志圈内侧,色泽接近于瞳孔的圆圈。可分为7种不同类型。1、细线形:既无竟翔能力,又无留种价值;2、全圈形:亦作中、短程竟翔,不亦作远程、超远程竟翔,不亦留种;3、阔圈形:属赛鸽;4、半波纹形:竟翔略次于阔圈形,可作种;5、全波纹形:优秀种鸽;6、不规则菱形:竟翔极佳,又是优秀种鸽;7、不规则多菱八角形:超级种鸽。
    另外,好鸽子一定有一双好眼睛,好眼睛不一定都是好鸽子。
    想提醒的是:一百只冠军,就有一百双好眼睛。从鸽子的眼睛可以看出鸽子的健康,鸽子的情绪和鸽子是否聪明。至于能否作种、能否飞出好成绩,只有天知道。
    种鸽要全面考虑,诸如血统、家族比赛成绩、本身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最后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确认这种鸽子是否有育种价值。
    以上仅供参考。

点击打开

2008-5-23 18:40:00
6赞
级别:鸽神
投诉

上图

点击打开

2008-5-23 22:17:42
6赞
级别:鸽神
投诉

眼志与种系
异同的一些辨析
 
文/黎永育
 
鸽眼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也是赛鸽运动中的经典话题。
 鸽子飞了100多年,眼睛也    
 就随之讨论了100多年……    
 
     我们鉴鸽一贯都喜欢看眼志,眼睛是心灵之窗,眼志则是信鸽的价值在鸽眼的显著显现。在信鸽运动中,信鸽的价值,当然主要是指它在竞翔方面的作用和能力。而眼志相同的鸽子,则是说明它们在飞行过程中所作的努力相同或相似(相似是因为受隐性基因以及不同种系等因素的影响)。包括导航的努力。同时也说明了作出这种努力的机制相同或相似。
     拿它们配对,得出的后代这种眼志和能力可能进一步地得到固定。反之亦然,拿同样没有眼志或眼志微弱的鸽子配对,得出的后代可能眼志更弱,甚至更加没有眼志,或者是没有眼志的返祖。这样的鸽子,没有因为在飞行中作出努力而遗留的迹象。我们便会看出或认为它们缺乏顽强的归巢意志!
很多事实说明,这样的鸽子常常连飞几十公里就会不见踪影。
所以,我们应该切忌拿没有什么眼志的鸽子在一起配对,即使是两只具有速度记录的鸽子也是这样,它们的后代将大多在几十公里的飞程上也不能归巢。我们归结为它们可能是不能较远距离飞行的返祖遗传显性。这大概也就是赛绩配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实际上训育鸽子的理论很多,而每一种理论都是针对某一种具体情况而定。所以有些人认为对各种理论的不同说法无所适从。实际上就是还未能深入到各家各系的实际之中。
     但是如果我们又从相反的角度切入,即不依照各系的训养经验方法,也不采取同系配法,而所出的后代也有飞出更好成绩的,这大概也就包含有与眼志相同的理论相类似的效应,即异系的鸽子也有相同或相似的本质。
因为世界各系的鸽子大多都是从远在某些相同的祖先繁衍下来,所以保留或出现相同的因素是正常的。
反之亦然,同系的鸽子也有一些是有不同的特质或特性,这就是分化。
     事实上,世界各系的鸽子大多也是从远古相同的祖先分化而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化而来和繁衍下来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同系继续出现分化也是不足为奇的,特别是在掺入外血的时候,这种有所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这大概也就是掺入外血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拿分化的鸽子留种,种系可能将会不自觉地消失,这也是某些种系落后或名存实亡的原因。
     但也可能是促使种系更加发展进步的原因,关键是这种分化是进化或是退化。退化固然是失去了原种系的特征和优势。而进化则是在原种系的基础上吸收了更优秀的成分。
     所以,保留原种系特征仅仅是一种保种,而注意和掌握分化则不仅是保留原种系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提高原种系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深入注意和了解这些问题,信鸽才不会永远是个谜。而是养鸽者可以掌握的,不断进步的鸽群。或者最起码是恢复为养鸽者眼前可爱的,可以理解的,欢跃的朋友了!
否则,依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信鸽训放总是不归巢,那么养鸽很久也不会得到这个乐趣。
于是,对什么是爱鸽者也就难以较好地理解了。对信鸽科学也不会那么热情。我为此也苦闷过很久,也为此踌躇了很久,到如今始能提出这些问题和见解,希望能向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算是为自己养鸽寻找一些慰解。尽管可能不得要领,但如果不敢走,自己养鸽就更难以有出路。
     信鸽是公平的,科学是公平的,谁都可以在此方面作出努力,谁也都可以在此方面得到进步和乐趣。
鸽界不但有自己依恋的小家园,也有一个无限广阔的自由天地,任求知的思想振翅翱翔!

2008-5-24 14:33:39
6赞
级别:鸽神
投诉

眼志的种类很多,一般我們用肉眼看很容易发现和看祩冨楚,但也有的眼志不容易发现。前面讲过,水晶体(瞳孔) 收缩或扩张的机制是由透过水晶体的光线 总量和网膜上的光感细胞挡回来的光线决定的,如果光线太强,会使网膜造成损伤,水晶体就会收缩而变小,限制水晶体吸收光线的总量。在光线弱的时候,水晶体 就扩张,允许较多的光线進入眼睛。将一羽看上去没有眼志的鴿子放在光线较强的的方观察,如果水晶体收缩的一瞬间能够发现眼志,那么这羽鴿子就属于较好的赛 鴿。如果没有发现眼志,就属于不理想的赛鴿。所以,初养信鴿者不要轻易的处理鴿子。

  水晶体扩张的效应呈现在眼志上,所以往往有许多优秀的赛鴿看上去没有眼志,但随着水晶体的收缩,眼志就变祩冨楚了。所以说眼志的机制行為出现在鴿子眼睛,随着光线总量的变化,水晶体也会有变化,变化小或者不明显的鴿子,就是属于差的。下面介绍10种眼志。

1. 全圈眼志 
这种眼志围绕水晶体一圈,呈黑色(色素越深越好),整圈看上去凹凸不平,立体感强(整圈的宽度越宽越好),这种鴿子就是优良的育种鴿。如果眼志的黑色素浅、立体弱,整圈的宽度很窄的话,相对来说就要差。

2. 卧眼志
这种眼志的部位在水晶体外围的下方,它是卧在水晶体靠嘴喙下方的,所以称作卧眼志。它的色素越深越好,应显深黑色(给人一种结构严谨的感觉——下同),宽 度要宽,要凸凹不平,立体感要明显,强劲有力。这种鴿子属于理想的赛鴿。我們可以发现在放飞长远距离和超远距离时,这种鴿子的数量是不少的。

3. 立眼志 
这种眼志的部位在水晶体外围的上方,在水晶体中心到嘴喙直线上。这种立眼志比较少见,同样它的色素越深越好,以黑色為佳,强劲有力。宽度要宽,凹凸不平,立体感明显。这种鴿子属于理想赛鴿,在长远距离和超远距离放飞时能取得好成绩。 

4. 不全的眼志
这种眼志几乎围绕水晶体周围,但它有缺口。同样,它的色素越深越好,以深黑色為好,强劲有力。宽度要宽,凹凸不平,立体感明显。这种鴿子是理想的鴿子,属于放飞长远距离和超远距离的良鴿,应珍惜它。

5. 锯齿状眼志
这种眼志是很少见的,它靠近水晶体一边,成锯齿状,靠虹彩的一边也成锯齿状。色素越深越好,以深黑色為好,强劲有力。宽度要宽,凹凸不平,有很强的立体感。这种眼志虽极少,但却有好几种类型,如全锯齿状眼志、不全锯齿状眼志、卧锯齿状眼志和立锯齿状眼志。
锯齿状眼志,如果是全圈眼志,是育种的上品鴿,千万不要轻视它;如果是不全的眼志、卧眼志或立眼志的话,都属于放飞长远距离和超远距离的理想赛鴿。

6. 外锯齿状眼志
这种眼志只有虹彩的一边成锯齿状,它比锯齿状眼志逊色,但也是理想的眼志之一。同样,色素越深越好,应成深黑色,强劲有力。宽度要宽,凹凸不平,立体感要 强。这种眼志也有好几种类型,如全眼志,不全的眼志、卧眼志和立眼志。其中以全眼志育种為好,不全的眼志、卧眼志和立眼志以放飞為好。在放飞长远距离和超 远距离的鴿子中,这种眼志是不少的。

7. 内锯齿状眼志
这种眼志靠水晶体一边成锯齿状,它要比锯齿状眼志逊色,但比外锯齿状眼志强,同样是很少见的。它的色素要越深越好,成為深黑色,强劲有力。宽度要宽,凹凸 不平,立体感强。这种眼志也有好几种类型,如全眼志、不全的眼志,卧眼志和立眼志。其中全眼志育种為好,不全的眼志、卧眼志和立眼志以放飞為好。放飞长远 距离和超远距离的鴿子中,这种眼志的也是较多的。

8. 黄眼志
这种眼志也是比较少见的,它主要特征是眼志的颜色是黄色的,所以称為黄眼志。大家千万不能把这种眼志与底砂或环影圈搞混了,因為底砂是黄色的或者环影圈是 黄色的就很容易与黄眼志混同起来。这种眼志主要色素為黄色,宽度越宽越好,立体感要明显。黄眼志也有好几种类型,如全圈眼志、不全的眼志、卧眼志和立眼 志。其中以全圈眼志育种為好,不全的眼志、卧眼志和立眼志以放飞為好。在长远距离和超远距离放飞中,这种眼志為数也是不少的。

9. 绿眼志
这种眼志也是很少见的,它主要特征是眼志是绿色的,所以称為绿眼志。它的眼志色素越深越好,成為深绿色最好。宽度要宽,立体感要强。
绿眼志也有好几种类型,如全圈眼志、不全的眼志、卧眼志和立眼志。其中以全圈眼志育种為好,不全的眼志、卧眼志和立眼志以放飞為好。长远距离和超远距离放飞的鴿子有这种眼志的占有一定的数量。

1 0.无眼志
这种无眼志的鴿子属于较差的,无论在竞翔和育种方面都较欠缺。是不是无眼志一定要仔细的观察,不能轻易下结论,因為有些优秀的赛鴿粗看也是无眼志的。看眼 志要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观察水晶体收缩与扩张的一瞬间,才能看到。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希望引起重视,以免把优秀的赛鴿当成劣鴿淘汰,那就太可惜了。

2008-5-25 11:52:20
6赞
级别:大师
投诉

友情提醒:朋友,您的提问马上到期了,请赶快处理一下。

2008-10-20 20:31:17
6赞
评论列表
我来评论
回答问题 回答即可得,被采纳则可得10分悬赏分
10000字以内
上传相关图片
支持gif、jpg、jpeg、png等格式,最大上传文件500K
提交回答
积分提问
现金提问
精彩问答
鸽子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
呼吸道有问题,如果鸽症状较轻,精神较好,育雏期最好不要用药,保持鸽舍环境卫生,特别是春天,要及时清理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如果症状较重,隔离病鸽,喂点利君沙、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都可以的。
wxy1307
4人回答
不怎么懂 请各位高手帮忙解答一下谢谢
种鸽一年内自然生产可以出五六窝左右,建议,一对种鸽最好配一定数量的保姆鸽,多数交给保姆鸽孵,种鸽还是需要更多时间休息和调理。个人是种鸽第一窝让保姆,孵10-15天假蛋,第二窝孵一个保姆孵一个,15天左右交给保姆,第三窝交给保姆种鸽分棚或重新配对。换羽结束在出两窝,第一窝孵一个,15天左右交给保姆,再次下蛋交保姆,种鸽分棚休息来年在配对。。
快乐驿站鸽舍
7人回答
家中常用药
肠道类、驱虫类、病毒类和保健类等。个人用药习惯不同,本人喜欢人药,驱虫类有甲硝唑片治疗毛滴虫,左旋咪唑片清理蛔虫,利君沙片清理呼吸道,土霉素片、酵母片搭配治疗肠道,妈咪爱兑水饮用或拌粮食也是肠道好药。
快乐驿站鸽舍
8人回答
嗉囊炎治疗
嗉囊炎不需用什么药治疗,主要是消化系统功能出问题,断食断水两天比用什么效果都好,呼吸道发现有粘液用利君沙清理一下就解决问题。
lxj456
8人回答
怎么样好?
鸽子上天飞的东西,最好是有个鸽棚关养,如果笼养也要尽量选择大点的笼子。这个笼子空间本来就小,种鸽活动场地不足,不需要放架子,放架子明显会影响鸽子交配,会下无精蛋。种鸽不错,好好养,祝你好运!
wxy1307
8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