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专家团
已解决
小鸽子出壳三天了?还得等多长时间才能够大 出窝呀?小鸽子一般多少天才可以自己吃粮食呀?
悬赏0积分
小鸽子出壳三天了?还得等多长时间才能够大 出窝呀?小鸽子一般多少天才可以自己吃粮食呀?

2009-9-26 9:26:00
分享
上一问
下一问
去评论
最佳答案
级别:新手
投诉
20天---22天可以让他们自己吃食,35天小鸽可以开家了
2009-9-26 9:31:55
6赞
回答列表
级别:学者
投诉

上面的对

2009-9-26 9:38:11
6赞
级别:鸽神
投诉

一般一个月大的幼鸽可以出窝。

2009-9-26 9:41:05
6赞
级别:新手
投诉

一個月吧

2009-9-26 9:43:28
6赞
级别:智者
投诉

二十一天就可独立生活。这就是二十一天饲养法。

2009-9-26 10:33:57
6赞
级别:圣人
投诉

25天

2009-9-26 10:43:51
6赞
级别:圣人
投诉

25天左右

2009-9-26 11:41:20
6赞
级别:学长
投诉

25天

2009-9-26 11:58:44
6赞
级别:学徒
投诉

20天---22天可以让他们自己吃食,35天小鸽可以开家了

2009-9-26 12:37:25
6赞
级别:鸽神
投诉

我是这样做的,供参考。
    小鸽出壳到开家,主要管理有以下:
    1、给老鸽子充足的粮食(混合饲料)、清洁卫生的水和保健沙;
    2、给老鸽子饲喂洗干净新鲜蔬菜,把蔬菜跺碎(白菜、油菜、胡萝卜等);
    3、保持鸽舍干净、通风,经常清理幼鸽巢盆的粪便,保持巢盆干燥、清洁;
    4、保证老鸽子的健康,幼鸽万不得已,尽量不使用药物。因为,老鸽子的鸽乳、饲喂幼鸽的食物里,就含有幼鸽需要的抗体,这样有利于幼鸽免疫系统的形成。
    5、23—25天时,逐步给幼鸽断奶,让幼鸽尽早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并给幼鸽注射疫苗。这时也是训练幼鸽亲和力的好时机;
    6、让幼鸽熟悉周围环境,为幼鸽开家做好准备;
    7、幼鸽熟悉周围环境时,尽量不要惊扰,和家飞的鸽群时间错开;
    8、幼鸽自然开加,逐步家飞。家飞成功后,适时给幼鸽进行驱虫、呼吸道清理等疾病预防。因为,幼鸽两个月以内仍然处在危险期,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形成。以后该怎么作就怎么作。

2009-9-26 13:00:42
6赞
级别:学者
投诉

25天左右。

2009-9-26 14:34:20
6赞
级别:新手
投诉

22天分棚

2009-9-26 15:30:43
6赞
级别:鸽神
投诉

雏鸽25天与亲鸽分棚,27天出去站板熟悉环境,32天上下房,35天围家飞小圈,45天就能跟鸽群家飞的不错了。

《浅谈幼鸽开家—平安度过迷飞的危险期》
作者:郑云涛

——为什么愈珍贵的幼鸽愈容易迷飞?本文作者提出自己的观察与归纳,认为是鸽友担心迷飞而延迟出棚,结果反而错过开家的好时机。
  每一羽幼鸽都寄托了鸽友无限的期待与希望。从出壳嗷嗷待哺到长大后披挂出征,是一个要时时刻刻面临疾病、迷飞、动物和人类伤害等危险的漫长过程,其中如何度过“开家”这个容易迷飞的危险阶段,是我们最为关心的,笔者就此不揣浅陋地谈一点体会,同《科学养鸽》的读者交流,权当引玉之砖。
把握开家的最佳时机
  有二三年“鸽龄”的鸽友可能会有一个体会:我们棚里最为重视的配对所出的幼鸽或高价引入的幼鸽,开家迷飞的概率最大。笔者初养鸽时也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困惑,后来慢慢地发现,因为我们极为重视,恐其丢失,故而有意将其在棚舍中多关一段时间,事实上正是因此而错过了开家的最佳时机。相对日龄较大,由于不熟悉棚外的环境,飞行羽毛已较丰满,稍微受一点惊吓就容易飞失。
  据海外很多资料显示:幼鸽一般在23、24日龄断乳转移到幼鸽棚。而我们现在由于受居住条件所限,很大一部分还是混棚饲养,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幼鸽23、24日龄左右,选择能见度高的天气,最好是中午阳光充足的时候,将幼鸽拿到棚外,阳台棚可以用一透明的笼具将鸽悬挂于舍外,此时由于幼鸽羽条仍很柔弱,不能飞行,但在跌跌撞撞的蹒跚步履中,便将棚舍周围的地形、地貌加以熟悉,并锁定在脑海中,这样坚持大概一周的时间(幼鸽已满30日龄),幼鸽已能做间歇式的短距离飞行,这个时期,最好选择傍晚能见度较低的时间将幼鸽放出棚外,能见度低,所以幼鸽不敢轻易飞到离栏较远的地方,以预防天黑后因恐惧而误入它棚。另一方面耳染目睹成年鸽完成家飞迅速入栏的情景,起潜移默化之教,不致养成舍外长时间逗留的恶习。当今中短程比赛已是毫秒之争,唯有这样才可以为将来的比赛快速入栏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坚持7~10天时间,就可以随成年鸽一同进行家飞训练了。
——平稳度过第二个危险期
  已经顺利开家且经过一段时间正常家飞的幼鸽仍有个别迷失(俗称游棚)的现象。据笔者观察、记录和统计,这种现象一般容易发生在2个月龄到2个半月龄之间,一般这时正更换第一二条主羽,我们称之为第二个危险期。一些颇有掌故的鸽友讲这种现象跟某种血统的固有特性有关,并非坏事,只要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返回的,说明智商更高,只不过天生性野罢了,这种鸽子成年后更能胜任较远的距程。而欧洲的一些鸽友则认为这种现象是智力低下的表现,非烹之不可。依笔者的看法,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过去我们喜欢鸽子在短距离上“脱班”,甚至在外过夜,这是远程可归的好兆头。而欧洲鸽友则要求当日归,如果几次都不快便格杀勿论,连中短程的名称也叫做“当日赛”呢!客观地讲,只能说明过去我们以比速度为掩盖(包装),实际是比距离的超远程赛事,同真正以速度为主所比的中、短程赛事完全是两个系统,两种思维模式,实在不好妄断孰是孰非,但有一点可以断定,世事如棋局局新,接受新知是为俊杰。
  游棚这种现象会带来疾病传播、短时间营养缺乏作息失控等一系列的不利,我们要尽量地避免或控制。其实方法十分简单:足2个月龄改每日早晚二次家飞为晚上一次,足3个月龄恢复一日二飞,有效得很。
良好的棚内环境是幼鸽成功开家的有利保证
  棚内环境的好坏也相当程度上决定幼鸽能否顺利开家,我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饲养密度,当然目前我们的很多鸽棚都是从鸽主自身有限的起居空间挤出来的,不可能像欧洲那样家家都有“足球场”,但条件再低也应该保证每羽幼鸽都有自己的巢箱或栖架,如果站在地板上也要尽量不受成年鸽的追赶撕打,能保证安心地进食、饮水、休息。总之一句话,要有“家”的感觉,只有这样才增加幼鸽对巢的依恋,不至于进入它棚还乐不思蜀。
  其次是棚舍的卫生状况,棚舍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鸽子,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幼鸽的健康。而某些疾病也是造成幼鸽迷飞的罪魁祸首,不消说是幼鸽,就是很多优秀的选手也会因疾病迷飞在极短的距程上,只不过很多疾病尚处于潜伏期,我们不曾觉得,一旦上笼(应激、紧迫)便发作了。
  笔行此处笔者才发现:本文主旨原是探讨幼鸽“开家”这样一件浩瀚鸽学里不值一提的小事,竟然也扯到了参赛与疾病上来,这真的说明赛鸽运动是需要我辈博收、贯通、演绎,才能作好的一篇大文章。

点击打开

2009-9-26 16:13:11
6赞
级别:学徒
投诉

一般是25-30天就可以出窝。

2009-9-26 17:59:47
6赞
级别:鸽神
投诉

20-25天就能独立!

2009-9-26 19:05:56
6赞
评论列表
我来评论
问题已解决!您可以发表评论,或对答案纠错
积分提问
现金提问
精彩问答
传染性疾病水便怎么治问、大师
做一次毛滴虫预防,酵母类或妈咪爱拌粮食,每羽可以加四分之一土霉素片,连续两三天。
快乐驿站鸽舍
1人回答
问问大师消化不良
图片上的粪便来说它有球虫问题,清理球虫然后再护理肠道就可以。
山西大鹏
4人回答
6月还能出幼鸽吗?
按照大自然的规律,一般的鸟类育雏的季节是春天农历的3-4月份,6月份天气比较热,种鸽由于天气热大量的饮水喷小鸽子多半是喂过水饱,雏鸽缺乏营养容易渡僵,所出幼鸽体质也不是很强壮。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夏天所生幼鸽毛稀,大条更换跟不上春季所出的幼鸽,到10月份打秋赛的时候多半更换到8-9根主羽,比赛飞起来容易受伤,分速上不去,还容易丢。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镇南啊龙
5人回答
鸽子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
呼吸道有问题,如果鸽症状较轻,精神较好,育雏期最好不要用药,保持鸽舍环境卫生,特别是春天,要及时清理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如果症状较重,隔离病鸽,喂点利君沙、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都可以的。
wxy1307
4人回答
不怎么懂 请各位高手帮忙解答一下谢谢
种鸽一年内自然生产可以出五六窝左右,建议,一对种鸽最好配一定数量的保姆鸽,多数交给保姆鸽孵,种鸽还是需要更多时间休息和调理。个人是种鸽第一窝让保姆,孵10-15天假蛋,第二窝孵一个保姆孵一个,15天左右交给保姆,第三窝交给保姆种鸽分棚或重新配对。换羽结束在出两窝,第一窝孵一个,15天左右交给保姆,再次下蛋交保姆,种鸽分棚休息来年在配对。。
快乐驿站鸽舍
7人回答